近期美国立法进程中的一个插曲,生动地展现了人工智能这一颠覆性技术在监管层面引发的深刻博弈。此前,一项包含在美国会预算立法草案——被戏称为“一项大而美的法案”——中的条款,曾计划对州层面制定和执行AI法规施加长达十年的禁令。提出者认为,在AI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联邦层面的统一指导而非各州各自为政,能有效避免形成一套复杂且可能相互冲突的州际法律拼图,从而确保创新步伐不被阻碍。这一动议无疑触及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在新兴领域权力划分的敏感神经。
然而,这项旨在冻结州级AI监管的提议甫一出现,便遭遇了来自多方的强烈反对。无论是国会议员还是全美各州的立法者们,都对这一潜在的禁令表达了担忧。他们普遍认为,为期十年的联邦休战将极大地束缚各州保护其居民、劳动力市场以及消费者免受AI滥用侵害的能力。随着AI技术在招聘、信贷、司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偏见、歧视和不透明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州层面被剥夺监管权,意味着在联邦未能及时有效行动的情况下,公民权益可能面临“无政府”状态下的风险敞口。
这场关于AI监管主导权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拉锯战,最终以联邦休战的提议宣告失败而暂告一段落。在美国参议院围绕联邦预算案的讨论和修订过程中,这项备受争议的暂停州级监管的条款,经投票被移除出法案。这一关键性的投票结果,实质上宣告了联邦试图通过预算案实现AI监管单一主导权的努力“已死亡到无法复活(DOA)”。联邦层面的监管前置权未能成功落地,为各州继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AI监管框架打开了大门。
联邦干预的退场,使得州级AI立法再次成为焦点。在不久前,曾有许多观察家预测,美国各州会迅速效仿欧盟,推出覆盖广泛、跨行业的综合性“AI法案”。科罗拉多州颁布的《科罗拉多人工智能法案》(CAIA)被视为先行者,弗吉尼亚、德克萨斯、加州、康涅狄格等州也曾考虑类似的全面框架。游说者们一度警告,美国可能面临几十种不同州级AI法规的复杂局面。然而,进入2025年下半年,实际情况与预测出现了偏差。像CAIA这样的综合性法案其按时落地面临挑战,而其他许多提案中的全面性AI法案则遭遇了停滞、被否决或被大幅度缩减。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用途的、更具针对性的AI法律正在积聚动力。
这场从联邦试图集权到权力回归州别、再到州级立法模式从广阔转向精细的演变,揭示了AI监管路径选择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联邦暂停州的努力未能成功,体现了地方在保护居民利益和应对新兴挑战上的主权意识与行动诉求。而州级立法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的趋势,或许反映出立法者在面对快速变化的AI技术时采取的更为务实和审慎的态度——优先解决最紧迫、最明确的问题,而非试图一步到位构建涵盖一切的框架。这种分散化、渐进式的监管模式能否有效应对AI带来的全方位挑战,避免新的“监管真空”或不协调,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AI治理图景中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