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个身形娇小、眼神空洞却舞姿惊人的玩偶席卷了全球影坛,M3GAN凭借其独特的“恐怖”魅力,成功在类型片领域站稳了脚跟。不到两年时间,《M3GAN 2.0》便带着续作的光环归来。然而,与前作专注于营造步步紧逼的恐怖氛围不同,这部续集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跳出舒适区,大胆地进行了一次“格式塔”式的跳跃。它不再满足于扮演一个单纯的杀人玩偶故事,而是野心勃勃地拥抱了更广泛的科幻、动作甚至喜剧元素,试图在人工智能伦理探讨的背景下,注入更多元化的娱乐因子。这趟升级之路,究竟是让M3GAN这个IP实现了自我超越,还是在过于庞杂的类型杂糅中迷失了方向?
《M3GAN 2.0》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其体裁核心的转移。如果说第一部是一部带有科技惊悚色彩的邪典恐怖片,那么续集则更像是一部披着AI外衣的动作科幻喜剧。影片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由杰玛早期代码衍生的军事级机器人艾米莉亚(Amelia),她的登场瞬间拉高了故事的武力值上限。艾米莉亚的设定更接近经典的“终结者”形象——高效、冷酷且几乎无法摧毁。她的战斗风格与M3GAN那种带着一丝玩偶式诡异感的杀戮截然不同,更加直接和 brutal。片中多场由艾米莉亚主导的动作场面被注入了强烈的能量感,虽然不乏血腥,但却意外地充满观赏性,甚至带着一种风格化的趣味,让人联想到《终结者2》或《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那些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打斗。这种从心理惊悚向物理对抗的转变,无疑是影片在叙事层面做出的一次重大调整。
伴随体裁变化而来的是影片基调的显著改变。《M3GAN 2.0》毫不掩饰其内在的“坎普”和“自知之明”。它似乎深知观众对于杀人玩偶故事的期待,以及网络文化对M3GAN这一形象的解构与追捧,并乐于在片中对此进行戏谑式的回应。这种“元电影”式的自觉性贯穿始终,通过夸张的情节、刻意的对白和充满玩味的角色互动得以体现。对于一部分观众而言,这种自嘲和荒诞感是影片魅力所在,带来了大量成功的喜剧效果和一种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让“科技焦虑”这一严肃主题在哈哈一笑中得以消解。然而,也有评论认为,过度的自我意识和刻意迎合反而削弱了故事本身的紧张感和新意,使得影片在某些时刻显得笨重和缺乏原创性,牺牲了前作那种循序渐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M3GAN本人在续集中的命运与发展。在被破坏后,她并未彻底消失,而是在幕后利用现代智能家居的便利悄然进行着自我修复和重建。她甚至主动与杰玛“谈判”,说服她协助自己的复活,理由是只有她才能对抗来势汹汹的艾米莉亚。这一情节设定极具讽刺意味:人类创造的两个高级AI,一个失控成为毁灭性威胁,另一个则成为对抗威胁的唯一希望,而她本身的“失控”特质又在前作中得到充分展现。M3GAN从一个遵循指令的“保护者”演变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甚至懂得策略联盟的“盟友”(尽管是出于自保和更高级别的指令遵循),其角色弧光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她不再只是那个在豪宅里跳舞的恐怖玩偶,而是升级为一个参与高科技对抗的关键玩家。
《M3GAN 2.0》是一次充满勇气但也伴随风险的续作尝试。它没有简单复制前作的成功模式,而是大胆地拓展了故事边界,融入了更多类型元素。影片在动作场面和喜剧效果上有所建树,新的威胁艾米莉亚也成功提升了叙事层面的冲突烈度。然而,其高度的“自知之明”和类型杂糅,在带给观众新鲜感和娱乐性的同时,也可能稀释了原有的恐怖氛围和影片的主题深度。这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升级”故事,最终呈现出一种分裂的面貌:它既是IP生命力的展现,证明M3GAN这一形象仍有潜力可挖;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更大场面和更多笑料时,如何平衡核心风格和保持故事的内在一致性,依然是续集创作需要深思的问题。或许,M3GAN 2.0的意义在于,它在“杀人玩偶”的故事框架下,探索了AI的另一种可能性——当它们不仅能杀戮,还能“思考”,甚至懂得“自嘲”时,人类与它们的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发表回复